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34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2020, 34(2).
摘要: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车内声品质EMD-ANE主动控制算法
窦雪婷, 王岩松, 王统洲
2020, 34(2): 113-118. doi: 10.3969/j.issn.1009-444X.2020.02.001
摘要:
为提高车内声品质水平,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噪声自适应均衡(Adaptive Noise Equalizer,ANE)算法的车内声品质EMD-ANE主动控制算法.考虑到车内噪声非平稳性高的特点,利用EMD方法获得非平稳性低的固有模式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在ANE算法中设定不同的声音保留因子,对各分量进行主动控制.结果表明,EMD-ANE算法能够有效抑制车内噪声,且可以降低车内噪声的低频成分.与传统ANE算法相比,该算法可以更好地控制车内噪声的响度水平,更适用于车内声品质主动控制(Active Sound Quality Control,ASQC).
基于DM642的车载浓雾天气识别系统研究
玉雄侯, 杨蓉, 杨晓虎, 黄俊明
2020, 34(2): 119-126. doi: 10.3969/j.issn.1009-444X.2020.02.002
摘要:
为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结合DM642芯片设计一套基于图像处理的车载浓雾天气识别系统.首先通过特征组合法确定晴朗天和浓雾天图像的最佳识别特征是暗通道均值和灰度均值,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对分类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将识别算法以及分类模型移植到DM642中进行硬件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硬件上能有效地区分晴朗天与浓雾天图像,识别准确率达到95%.
基于单片机和WiFi探针的公交客流检测系统设计
孙涛, 黄炎禹, 户国, 陈沁仪, 穆文豪, 胡凡域
2020, 34(2): 127-131. doi: 10.3969/j.issn.1009-444X.2020.02.003
摘要:
为解决公交站或大型客运站客流信息和车内信息获取不便的缺陷,给予乘客更为舒适的乘坐体验并实现公交管理系统中客流统计,基于STM32单片机,以STM32F103VET6为控制核心,对WiFi探针模块、GPS模块、串口通信模块进行整合,开发设计了检测系统.通过探针模块探测得到乘客MAC地址,经单片机对比去重后通过串口通信收发至宿主机,结合软硬件设计探测公交客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借助OD矩阵进行深化处理,以提高数据可视化程度,在方便乘客的同时实现信息的多方交互.
一种应用于低电平MMC的混合调制策略
孙悦, 曾国辉, 王紫阳
2020, 34(2): 132-137. doi: 10.3969/j.issn.1009-444X.2020.02.004
摘要:
针对太阳能及风能发电中低电平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存在高谐波、高开关频率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MMC混合调制策略.该调制策略引入开关函数和子模块电容电压的瞬时状态,借助载波调制的参考电压修正量,改善原有输出电压波形,降低开关损耗及电压波动.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该调制策略可以实现预期效果,同时可以明显降低谐波畸变率,具备较好的基波及谐波特性.
基于Arduino平台的新型减速带设计与分析
孙雨昊, 马其华, 潘家海, 龙杰克, 卢瑶瑶
2020, 34(2): 138-142. doi: 10.3969/j.issn.1009-444X.2020.02.005
摘要:
为解决传统减速带识别度低且颠簸感强等缺点,设计新型可升降减速带.通过将机械机构与车速检测相结合,对机构关键零件进行设计及理论校核,实现对低速车辆放行的效果,提高驾驶舒适性.通过智能控制将光能和车辆冲击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利用.制作模型验证新型减速带各项功能,证明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分形理论和拉曼光谱的柴油机颗粒物特性
张永强, 杨皓, 李聪
2020, 34(2): 143-149. doi: 10.3969/j.issn.1009-444X.2020.02.006
摘要:
基于分形理论和拉曼光谱试验对柴油机排气颗粒物在不同工况下的理化特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利用分形理论对透射电镜图进行研究发现,颗粒物分形维数处于1.58~1.87,随转速增加而变大,随负荷增加而减小;通过拉曼光谱分析发现,在高转速或低负荷工况下,颗粒物D1峰(1 360 cm-1)半高宽、ID1/IG(D1峰和G峰相对强度)与ID3/IG(D3峰和G峰相对强度)呈升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低转速或高负荷下,颗粒物通常呈链状分布,颗粒物间排列相对疏松;高转速或低负荷下,颗粒物的无序度增强,容易被氧化,有利于颗粒物捕集器再生.
超短激光脉冲作用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热动力学分析
王媛, 程小劲, 曹健东, 范米
2020, 34(2): 150-155. doi: 10.3969/j.issn.1009-444X.2020.02.007
摘要:
以T300碳纤维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用单温模型和双温模型对不同激光脉冲宽度下T300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子和晶格温度进行计算,并与金属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激光脉冲宽度会影响材料电子温度峰值与电子晶格耦合时间;当激光脉冲宽度大于10 ps时,单温模型和双温模型计算得到的晶格平衡温度差异较小,但当激光脉冲宽度低于10 ps时,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450℃下热镀锌工艺对高强TWIP钢耐蚀性的影响
左智成, 苏钰, 胡洋阳, 李军
2020, 34(2): 156-162. doi: 10.3969/j.issn.1009-444X.2020.02.008
摘要:
对孪晶诱导塑性(TWIP)钢在纯Zn浴和Zn-Al浴中450℃热镀锌后的耐蚀性进行研究,分析热镀时间对镀层厚度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X线衍射(XRD)分别测试试样表层的显微组织和金属间化合物,并通过热浸时间和镀锌层厚度的拟合曲线研究Fe-Zn镀层的生长动力学.结果表明,镀锌层在基体上形成ξ(FeZn13),δ(FeZn7-10),Γ1(Fe11Zn39)和Γ(Fe3Zn10)4种物相.加入Al元素后可生成FeAl3抑制层,且FeAl3质量分数在10.43%~19.32%时起扩散阻挡作用,延缓ξ相的生长并抑制δ相在TWIP钢上的形成;极化曲线结果表明,浸Zn-Al浴300s的试样具有最佳耐蚀性.
微量稀土Ce对压铸模用钢组织及性能影响
周菲, 吴日铭, 周光群, 陈雨飞, 项少松
2020, 34(2): 163-167. doi: 10.3969/j.issn.1009-444X.2020.02.009
摘要:
将质量分数为0.05%的稀土元素铈(Ce)通过真空感应熔炼添加到压铸模用钢8418钢中制备得到Ce-8418钢,经退火、热锻、真空淬火和保护气氛回火处理获得回火马氏体+析出相组织,研究Ce对8418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Ce后,841 8钢洛氏硬度和冲击功分别提高17%和26%,析出碳化物颗粒尺寸由500 nm细化到250 nm左右,有效改善8418钢析出碳化物粗大和偏聚的现象.微量Ce不仅提高8418钢自腐蚀电位,还降低其钝化电流密度,从而提高8418钢的耐腐蚀性.
基于Dynaform和响应面法的带凸缘圆筒件拉深工艺优化
施为钟, 龚红英, 姜天亮, 赵小云
2020, 34(2): 168-173. doi: 10.3969/j.issn.1009-444X.2020.02.010
摘要:
对带凸缘圆筒件拉深成形工艺进行有限元模拟,以压边力、摩擦因数、冲压速度和模具间隙为影响因素,零件减薄率为质量参考指标,设计正交试验方案.根据灰色系统(GS)理论计算结果,通过响应面法(RSM)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压边力5.2 kN,冲压速度4 000 mm/s,摩擦因数0).1,模具间隙2.16 mm.模拟结果显示圆筒件减薄率为22.94%,增厚率为6.83%,该优化方案可为拉深件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基于LabVIEW的虚拟温度采集系统
朱佳琳, 张心光, 崔涵, 王馨悦, 王媛迪
2020, 34(2): 174-177. doi: 10.3969/j.issn.1009-444X.2020.02.011
摘要:
利用LabVIEW软件设计一套虚拟温度采集系统,通过采用USB DAQ380G多功能数据采集卡、热电偶、24 V直流开关电源以及温度变送器,实现对环境温度的实时采集、显示和报警等功能.环境温度实测结果与温度系统采集结果比较表明,该虚拟温度采集系统能够实现对温度的实时采集,且采集温度绝对误差为±0.4 K;环境温度超过采集系统设置的温度上限,系统自动发生报警.
印刷体数学字符根号的识别算法
吴家明, 李家豪, 包庆鹏, 方涛
2020, 34(2): 178-180. doi: 10.3969/j.issn.1009-444X.2020.02.012
摘要:
针对数学公式识别难问题,基于印刷体根号的几何特征,定义首一特征线概念,并据此给出印刷体数学公式中根号的识别算法,基于Matlab软件编程实现该算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识别一维印刷体数学公式中的根号,识别正确率达到100%.
碳排放约束下双渠道供应链定价博弈策略
司凤山, 王晶, 戴道明, 王玉玲
2020, 34(2): 181-187. doi: 10.3969/j.issn.1009-444X.2020.02.013
摘要:
构建碳排放约束下双渠道供应链非线性规划模型,运用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探究分散决策下最优策略存在条件,对比分析不同组合情形下的最优策略,探讨碳排放限额对最优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零售商是否受碳排放限额约束,制造商受约束将会导致最优价格上涨和制造商利润下降,此时对制造商和消费者都不利;制造商受约束时对零售商利润的影响程度取决于零售商受约束状况.
文献计量视角下健康人力资本研究动态分析
李红艳, 万萍
2020, 34(2): 188-194. doi: 10.3969/j.issn.1009-444X.2020.02.014
摘要:
通过文献计量方法从样本选取、研究动态分析、主题分布三方面对健康人力资本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自2004年开始该领域所属学科种类和期刊源日益丰富,并形成合著度较高的核心作者群体,健康人力资本研究成为人力资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或收入的关系、健康人力资本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居民健康人力资本收入效应的测算等问题都成为当前和未来的研究重点.
基于演化博弈的售电商组合增值服务策略
潘悦, 魏云冰
2020, 34(2): 195-200. doi: 10.3969/j.issn.1009-444X.2020.02.015
摘要:
对负荷平移、“以旧换新”及其组合策略进行建模.通过Logit模型动态调整,建立多策略用户选择售电商的演化博弈模型,改变新旧设备价值的比值和“以旧换新”后的设备价格.通过Matlab仿真计算得出3种策略的用户选择情况和售电公司收益,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和组合增值服务策略的可行性.并对新设备和“以旧换新”设备定价进行计算,为售电公司开展增值服务设备定价提供参考.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方法研究
王茁, 高璐
2020, 34(2): 201-206. doi: 10.3969/j.issn.1009-444X.2020.02.016
摘要:
基于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研究的进展,对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法、回归模型预测法与灰色模型预测法的原理进行分析比较,分别建立3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模型并对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结合大连港历史数据,对3种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及精度进行比较,归纳每种方法的特点与各自适合预测的港口类型.基于大连港为普通增长型港口的特点,采用回归模型与灰色模型对其未来五年的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为相关研究人员和管理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