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局部编织原理及其应用

王林霞 柯宝珠

王林霞, 柯宝珠. 局部编织原理及其应用[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21, 35(1): 43-47.
引用本文: 王林霞, 柯宝珠. 局部编织原理及其应用[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21, 35(1): 43-47.
WANG Linxia, KE Baozhu.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Local Knitting[J].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2021, 35(1): 43-47.
Citation: WANG Linxia, KE Baozhu.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Local Knitting[J].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2021, 35(1): 43-47.

局部编织原理及其应用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林霞(1994−),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纬编针织物. E-mail:15853246639@163.com

    通讯作者:

    柯宝珠(1977−),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功能性针织服装. E-mail:kebaozhu@hotmail.com

  • 中图分类号: TS 186.3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Local Knitting

  • 摘要: 局部编织工艺因其低成本、高速、高效的优点,在针织成形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对已有研究文献归纳梳理,阐述局部编织的原理及其分类,介绍局部编织工艺的常规与创新应用,分析现阶段局部编织工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针织产品成形工艺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局部编织技术是针织成形产品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编织工艺,它不仅应用于毛衫的肩斜、袖衫弧线和圆形下摆处、全成形鞋面、袜头部分、手套五指等,还应用于组织结构的设计,以形成设计感强烈的外观效果. 局部编织技术依托于横机的使用,编织的织物肌理效果明显,并配以多变的工艺方法,不仅能充分体现针织面料的艺术美,同时也省去后续人工缝纫立体装饰物的环节.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针织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局部编织工艺的应用也越发广泛,本文从局部编织工艺的角度,着重阐述局部编织工艺的应用,分析局部编织应用存在的利弊.

    局部编织又称楔形编织,是指在编织时使部分编织织针暂时退出编织但织针仍握持住旧线圈,当需要时再重新进入编织以形成特殊织物结构的一种工艺,如图1所示. 图中,在第1横列,所有织针都进行编织,随后参加编织的织针逐渐减少,但线圈并没有从针上脱圈. 到第6横列时只有一枚织针编织,在第7横列,前几横列逐渐退出工作的织针又重新进入工作参加编织,最终形成特殊的外观效果.

    图  1  局部编织工艺
    Figure  1.  Local knitting process

    利用局部编织,可以织造出更多的毛衫外观效果和立体结构,编织效果会受到选针数、横列数、密度、纱线材质等影响[1]. 选针数的多少影响局部编织图形的大小;横列数越多,形成的效果越明显,孔眼越大;密度也会影响局部编织的外观效果,密度越大图案越挺实,密度越小图案越松散空隙大. 无论是针织服装的造型设计还是组织结构的设计,局部编织的应用都很广泛.

    单边暂停单边编织工艺是指一行织针中边缘部分织针暂停编织,握持线圈,使其不参与编织过程,其余织针继续编织,如图2所示. 这种工艺常用于衣片肩部、胸省、斜边下摆、荷叶边等的实现.

    图  2  单边暂停单边编织
    Figure  2.  Unilateral suspension and unilateral knitting

    两边暂停中间编织工艺是指两边的织针握持线圈但不参与编织,中间部分的织针编织,如图3所示. 这种工艺会使得织物中间凸起,通常用于实现袜子跟部、衣片袖山、圆形下摆等的编织.

    图  3  两边暂停中间编织
    Figure  3.  Both sides suspension and middle knitting

    两边编织中间暂停工艺是指中间织针握持线圈但不参与到编织中,两边织针进行编织,如图4所示. 通常用于毛衫前后领深部位.

    图  4  中间暂停两边编织
    Figure  4.  Middle suspension and both sides knitting

    按比例局部编织是指织针按照一定的编织比例在选定位置进行局部多织,主要用于全成形毛衫挂肩等部位,如图5所示. 全成形毛衫大身与袖片以筒状编织来实现,在罗纹起头位置和袖身合并的位置,大身与袖片的高度都要保持一致,对于袖片与大身相差的高度差,需要利用按比例局部编织进行局部多织进而将两者调节到一致高度,保证筒状编织的平衡,实现袖子与大身的连接.

    图  5  按比例局部编织
    Figure  5.  Local knitting in proportion

    局部编织工艺在织物边缘可以形成斜线结构、弧线结构,在织物内部可以形成凸起等,为织物提供多变的造型.

    3.1.1   斜线结构应用

    斜线结构常运用于肩部、不规则斜形下摆中,通过局部编织中的单边暂停单边编织工艺实现,如图6所示.

    图  6  斜线结构应用
    Figure  6.  Applications of slant structure

    肩部是服装的支撑点,肩部造型影响服装的舒适度与美感. 肩部结构包括平肩式、落肩式、马鞍肩等,不同的肩部结构会形成不同的毛衫风格. 张丽荣等[2]结合局部编织工艺设计马鞍肩肩部结构,编织右片肩斜时,右侧织针逐渐退出编织. 王盼等[3]探讨了局部编织实现V领平肩式和落肩式的肩斜编织,采用单边暂停单边编织的工艺,通过逐渐减少参与编织的织针来形成前后肩斜,形成的肩斜外表光滑平整、线条贴合肩部, 如图6(a)图6(b)所示.

    下摆的设计结合局部编织工艺,能够形成设计感强的款式,如不对称斜线下摆、鱼尾下摆等,如图6(c)图6(d)所示. 不对称下摆编织时一侧织针停止编织,另一侧继续进行局部编织,特别的造型丰富的毛衫的款式. 蔡雨祺等[4]介绍了一款针织鱼尾裙,鱼尾裙摆使用单边暂停单边编织工艺,横织竖用,形成裙摆.

    3.1.2   弧线结构应用

    局部编织工艺实现弧线结构主要用于领部、腰部、袜子等,可以使织物更贴合人体,如图7图8所示.

    图  7  弧线结构在领部和腰部的应用
    Figure  7.  Applications of arc structure in collar and waist
    图  8  弧线结构在袜子和鞋面的应用
    Figure  8.  Applications of arc structure in socks and vamp

    前后领深弧线采用局部编织工艺,可以使领口线条流畅,贴身舒适. 前领深大于后领深,前领深弧线使用中间暂停两边编织工艺来实现,后领深则由单边暂停单边编织工艺实现,如图7(a)所示.

    腰部为了实现合体以及不同的款式,在裤子或裙子后片进行局部编织,形成弧形结构,使服装更加合体贴身,如图7(b)所示.

    袜子组成结构主要包括袜头、袜面、袜底、袜跟以及袜筒等.袜头处圆弧状可通过局部编织工艺来实现,袜跟编织是运用局部编织工艺形成凸起来贴和脚跟,如图8(a)所示. 王盼等[5]从花型、工艺参数以及编织工艺等方面对全成形袜子进行研究,分别探讨全成形袜子各部分的编织工艺. 虽然局部编织可实现袜子的全成形,但对于双针床实现袜子的多种款式开发仍具有挑战性. 已有研究尚未涉及全成形袜子款式的设计与开发.

    针织运动鞋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针织鞋面具有轻质柔软、舒适透气、合脚耐磨等特点. 陈烨华等[6]设计了一款飞织鞋面,证明局部编织的成形方法可以在飞织鞋面中应用,通过中间编织两边暂停工艺来实现,如图8(b)所示. 孙伟东[7]利用3D编织原理对鞋底与鞋面整体编织的袜鞋进行分析研究,并编织出一款全成形袜鞋,如图8(c)所示. 在针织鞋面的实现中,局部编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无需裁剪,一次成形,节约了成本和劳动力. 对针织鞋面的外观设计,若利用提花等组织可能会加厚鞋面组织,影响其舒适性;若是利用局部编织来实现,对纱线材质的选择、花型设计等的要求则有待考究.

    3.1.3   按比例局部编织的应用

    近年来全成形毛衫受到广泛关注,与普通毛衫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 全成形毛衫由于一次成形,一方面省去了套口、缝合等工序,节约时间和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缝制处的接头,提高了毛衫穿着的舒适性. 全成形毛衫实现一次成形的关键在于人体凹凸部位的立体成形,而局部编织是毛衫编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编织工艺,是实现毛衫全成形的重要工艺.

    局部编织可以实现增加或减少参与编织的织针数,应用于全成形毛衫一般用来实现挂肩与大身的连接,平衡大身与挂肩之间相差转数的高度差,如图9所示. 彭佳佳等[8]在双针床电脑横机上实现了全成形毛衫的编织,利用局部编织来调节挂肩下袖子与衣身相差的转数. 王盼等[3]对局部编织工艺进行分类,并探讨每一种工艺在全成形毛衫中的应用.

    图  9  全成形毛衫
    Figure  9.  Whole garment

    局部编织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塑造毛衫的立体感,在组织上,通过结合各类组织进行不同形式的排列组合,再配合不同纱线,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在结构上常用来形成肩斜、领深、省道、褶裥等,不但可以塑造各部位的轮廓造型,还能实现对针织面料的个性化、装饰性设计.

    3.2.1   在组织中的应用

    针织物的基本组织包括纬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双反面组织等. 在进行组织创新设计时加入局部编织工艺,结合不同色彩、不同材质的纱线,根据实际编织需要,增加或减少参与编织的织针,从而形成具有丰富肌理的立体效果,如不规则凸起形状、梯形色块效果、立体几何形状等,如图10所示.

    图  10  组织创新应用
    Figure  10.  Applications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罗璇等[9]利用局部编织在基本组织、提花组织中的应用,提出局部编织褶皱效应的设计,为花型设计提供新的编织方法. 蔡雨祺[10]在局部编织与组合设计的基础上开发出独特的花型设计和多种组织组合的设计. 陈红娟[11]在提花面料凹凸肌理的设计中,将局部编织与空气层和横条组织结合起来形成凸起效果,外观灵活多变时尚丰富.

    局部编织在组织中的设计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可以用来增加织物立体效果,实现针织物的肌理效应,丰富花型组织的编织方法. 随着针织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创新,局部编织还被用来实现省、褶裥等结构的设计.

    3.2.2   在结构中的应用

    机织服装借助裁剪缝制可实现省、褶裥等结构的处理,达到贴合人体部位的起伏. 在针织成形编织中,借鉴机织服装的省道、褶裥的原理,将其应用于针织物的结构设计中,需要采用局部编织技术来实现,如图11所示.

    图  11  结构应用
    Figure  11.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姚晓林[12]对局部编织形成省和褶裥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实现立体结构提供参考. 李珂[13]探讨了局部编织形成省道和褶裥,达到贴合人体曲面和装饰的效果. 省道分割线设计一般用于省转移设计,将毛衫胸省部分转移到袖窿省处,如图11(a)所示. 利用局部编织形成褶裥时,根据编织方向不同可以形成横向褶裥或纵向褶裥,如图11(b)所示.

    综上所述,局部编织在实现省、褶裥设计上的应用研究相对来说还不够成熟,虽然无需裁剪与缝制即可实现收省收褶,但操作时容易出现差错,不同的省量、收褶量需要大量试验来获得,这些问题还有待解决.

    局部编织技术在组织、结构中的创新设计开发了其在全成形毛衫中的思路,相关研究开始走向毛衫的款式创新,不再是直接塑造领部、肩部等的轮廓造型,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毛衫的个性化设计,增加款式的多样性. 张丽荣等[2]将局部编织应用于全成形毛衫的肩部、下摆、喇叭裙接片等的设计中. 王盼等[14]对局部编织技术及其在全成形毛衫中的创新应用进行了研究,促进全成形毛衫功能性与装饰性的结合. 陈广南[15]探讨了局部编织的应用,丰富了毛衫的样式,应用于毛衫肌理的实现,塑造具有立体感的毛衫面料. 因此,局部编织的创新应用为全成形毛衫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更能满足当代大众审美与个性化追求.

    局部编织原理简单,但工艺设计复杂多样,应用十分广泛. 常规的局部编织除用于实现织物边缘斜线、弧线结构,如肩斜、斜线下摆、鱼尾下摆、领深弧线等;还可用来实现袜子跟部凸起部位、针织鞋面头部圆弧部分等. 在常规应用的基础上,局部编织结合不同的组织以及纱线,实现具有丰富肌理效果的立体形状,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另外采用局部编织可以实现省道、褶裥设计,达到贴合人体曲面和装饰的效果.

    但局部编织工艺难以控制,经验不足,需要经过多次试织来达到想要的效果. 因此今后的研究将围绕建立局部编织应用的预测模型,为造型设计中依靠传统经验选针等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为立体造型的设计提供便利,为毛衫的立体结构创新设计奠定基础.

  • 图  1  局部编织工艺

    Figure  1.  Local knitting process

    图  2  单边暂停单边编织

    Figure  2.  Unilateral suspension and unilateral knitting

    图  3  两边暂停中间编织

    Figure  3.  Both sides suspension and middle knitting

    图  4  中间暂停两边编织

    Figure  4.  Middle suspension and both sides knitting

    图  5  按比例局部编织

    Figure  5.  Local knitting in proportion

    图  6  斜线结构应用

    Figure  6.  Applications of slant structure

    图  7  弧线结构在领部和腰部的应用

    Figure  7.  Applications of arc structure in collar and waist

    图  8  弧线结构在袜子和鞋面的应用

    Figure  8.  Applications of arc structure in socks and vamp

    图  9  全成形毛衫

    Figure  9.  Whole garment

    图  10  组织创新应用

    Figure  10.  Applications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图  11  结构应用

    Figure  11.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 [1] 张金, 毛莉莉, 高敏. 局部编织在毛衫立体感面料中的应用与研究[J] . 毛纺科技,2011,39(1):45 − 48. doi: 10.3969/j.issn.1003-1456.2011.01.012
    [2] 张丽荣, 吴志明. 局部编织工艺在全成形毛衫中的设计与应用[J] . 毛纺科技,2019,47(5):72 − 76.
    [3] 王盼, 吴志明. 全成形毛衫局部编织原理及其应用[J] . 纺织学报,2019,40(5):41 − 46.
    [4] 蔡雨祺, 郭瑞萍. 局部编织工艺在针织成形服装中的创新设计[J] . 针织工业,2014(12):18 − 20. doi: 10.3969/j.issn.1000-4033.2014.12.007
    [5] 王盼, 吴志明. 横编全成形袜子工艺设计与编织原理[J] . 纺织学报,2019,40(7):44 − 50.
    [6] 陈烨华, 丛洪莲. 横编飞织鞋面的成形原理与组织设计[J] . 纺织导报,2019(2):70 − 73. doi: 10.3969/j.issn.1003-3025.2019.02.028
    [7] 孙伟东. 基于电脑横机的成形鞋面编织工艺与性能研究[D]. 上海: 东华大学, 2018.
    [8] 彭佳佳, 蒋高明, 卢致文, 等. 全成形毛衫在双针床电脑横机上的编织工艺[J] . 纺织学报,2015,36(11):51 − 57.
    [9] 罗璇, 蒋高明, 丛洪莲. 采用局部编织技术的毛衫特殊结构工艺与设计[J] . 纺织学报,2016,37(2):55 − 60, 21.
    [10] 蔡雨祺. 针织成形局部编织工艺的研究与设计创新[D]. 北京: 北京服装学院, 2015.
    [11] 陈红娟. 针织提花面料凹凸肌理效果设计与工艺[J] . 毛纺科技,2019,47(3):9 − 13.
    [12] 姚晓林. 省和褶的局部编织实现[J] . 上海纺织科技,2013,41(6):51 − 53, 60. doi: 10.3969/j.issn.1001-2044.2013.06.017
    [13] 李珂. 全成形毛衫的分割线设计与工艺研究[D]. 无锡: 江南大学, 2019.
    [14] 王盼, 吴志明. 基于局部编织技术的全成形针织衫创新设计研究[J] . 丝绸,2020,57(2):97 − 102.
    [15] 陈广南. 局部编织工艺在全成形毛衫中的设计与应用[J] . 纺织报告,2019(6):53 − 55. doi: 10.3969/j.issn.1005-6289.2019.06.020
    [16] 唐文新. 电脑横机针织鞋面的开发及其生产设备[J] . 纺织导报,2019(7):32 − 36. doi: 10.3969/j.issn.1003-3025.2019.07.020
    [17] BLAGA M, PENCIUC M, DAN D, 等. 横机生产针织手套[J] .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8):47 − 48, 50. doi: 10.3969/j.issn.1007-6867.2010.08.015
    [18] 王莹莹, 王盼, 吴志明. 全成形电脑横机手套设计与编织工艺[J] . 丝绸,2019,56(11):60 − 66. 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19.11.010
    [19] SERETIS G V, KOSTAZOS P K, MANOLAKOS D E, et al. On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woven para-aramid protection fabrics[J] . 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2015,79:67 − 73. doi: 10.1016/j.compositesb.2015.04.025
    [20] 邱庄岩, 吴志明, 蒋高明. 全成形毛衫肩袖成形工艺[J] . 纺织学报,2018,39(3):56 − 60, 66.
    [21] CAROL B. Knitwear design[M]. London: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2013.
    [22] 陈曦, 缪旭红. 双针床全成形电脑横机的机构及其编织工艺[J] . 毛纺科技,2019,47(9):13 − 17.
    [23] 陈红娟. 基于局部编织技术的横向多色针织物的工艺设计[J] . 毛纺科技,2020,48(2):18 − 22.
    [24] LELA N. Knitting around the world: A multistranded history of a time-honored tradition[M]. London: Voyageur Press, 2011.
    [25] 王敏, 丛洪莲, 蒋高明, 等. 四针床电脑横机的全成形工艺[J] . 纺织学报,2017,38(4):61 − 67.
    [26] 刘录勇, 张栋. 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工艺研究[J] . 针织工业,2016(4):29 − 33. doi: 10.3969/j.issn.1000-4033.2016.04.011
    [27] JUNG B M, KIM G H. The study of present condition about Japanese seamless knit machine industry using the cose of innovation in Shima Seiki[J] . 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of Knit Design,2017,15(3):74 − 81.
  • 加载中
图(1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8
  • HTML全文浏览量:  338
  • PDF下载量:  13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5-29
  • 刊出日期:  2021-03-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